人物简介:

赵薇教授 :1944年生,1955年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学习,1966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小提琴至今。

  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;中国音乐家协会少儿小提琴教育学会副会长、北京少儿小提琴教育学会会长、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专家委员会委员。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、小提琴学科主任,历届全国少儿小提琴比赛评委会副主任。两次应邀赴加拿大音乐桥国际音乐节任小提琴教授、 2004年1月应邀赴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任教授;在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北京艺校等院校任兼职教授;并应邀先后赴台北、台南、香港及大陆十多个城市讲学。 荣获中央音乐学院建院五十周年杰出贡献奖、北京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、文化部“区永熙音乐教育奖”、文化部优秀指导教师奖。赵薇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40年来,先后培养出许多音乐人才,其中一些人已成为中外职业独奏家、演奏家、教授。她培养的学生高翔、程立、卢伟中、顾文沅、赵坤宇、蒋佺、俞晨、胡莘华、李煜、金艺花、陈曦、袁泉、薛颖、邹柚、王霄、郝荻森、王冠伟等人在国际、国外小提琴比赛及国内最高级别的专业比赛中获名次奖。其中高翔在美国成为职业独奏家,还兼任特拉华大学终身教授及硕士生导师;赵坤宇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副首席兼独奏家;张艺任中国芭蕾舞团常任指挥;卢伟中任瑞士伯尔尼交响乐团二提首席;顾文沅任美国尤他州交响乐团二提首席等。赵薇教授除专业教学外,还长期热心下一代素质教育。在少儿小提琴教学上著作颇丰,其中《学琴之路—小提琴综合教程》由中央音乐学院首次印刷于 1980年,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于1989年,受到持续欢迎,已再版17次。赵薇教授的校外课余学生获全国性少儿小提琴比赛仅第一名就有8人次,获北京市少儿小提琴比赛第一名的有数十人次。赵薇教授还是一位小提琴作曲家,长期致力于小提琴中国作品的推广和创作,有多部作品获奖并广受喜爱。 1998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由学院主办了赵薇专场作品音乐会,演出实况及教学辅导VCD曲由环球音像出版社出版。2004年8月由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主办,温哥华中国总领事馆、中国音协等协办的《当代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会》上,赵薇作为被邀的四位作曲家之一,演奏了她的七首作品,受到广泛赞誉。赵薇的学术著作已出版数十种,许多种不断再版,其中《儿童与小提琴》一书已被台湾世界文物出版社购得版权,在台湾再版发行。

主持人:各位网友大家好,欢迎光临搜狐嘉宾聊天室。今天是周末,我们聊一个轻松的话题——小提琴,搜狐有幸请到了中央音乐学院赵薇教授,欢迎您!

赵薇:大家好!

主持人:赵薇老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之后一直留校任教至今,在学校里面教的都是大学生,是什么原因让您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开始从事少儿提琴教育?

赵薇:首先因为我喜欢孩子,孩子是我们的未来。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第一次听到钢琴、小提琴的声音激动得不得了,那时候家里很穷,我为了偷偷学,就把家里的窗台用纸画了一个钢琴,天天练习,后来教钢琴的老师发现之后对我妈说,一定要让这个孩子学音乐。我爸爸说,那都是小姐学的东西,不让我学,觉得学数理化才是正途。后来我们国家办了少年班,由国家出钱来培养音乐人才,所以我才有了以后的学习机会。我长大以后就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那些喜爱音乐的孩子都有机会学习。其次,音乐素养是人整体素养的一部分,作为音乐学院的老师,音乐素养的普及和提高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哪个也不能荒废。应该说普及音乐教育面向的是更大的群体,这样对于整个下一代的儿童素质提高,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可能意义更要深远。我从心底里是非常重视这件事情,而且也不是现在才想起来重视。我在20多年前80年代初,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,人民生活有了提高,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写音乐方面的教程,就开始重视对音乐素养的培养。

主持人:您是怎么培养孩子们学琴?让他们既快乐又能够学到小提琴方面的知识,寓教于乐的妙方能不能介绍一下?

赵薇:这个是我想了一辈子的事情,很多人都觉得学小提琴太难了,钢琴一弹就有音了,发音和音准没有这么困难,可是小提琴不一样,音准很难掌握,怎么让孩子很高兴地学习小提琴?我总结了两个方面,一个是训练要科学,不能教孩子错的东西再让他回头。再有一个方面,要懂得儿童的心理学。实际上我在这20多年里做了很多实验,比如小孩拿弓子多难受,生活里面根本没有这种动作,我就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孩子掌握,于是我就把手的动作比作一个老鹰,我做了一首儿歌,“老鹰的嘴包下巴,老鹰的眼睛圆又大,两边翅膀翘起来,尾巴点三下”,后来又改进了,因为小孩光拿弓子的手放松了,但是胳膊还是没放松,还是提着的,后来让他们搁在沙发的靠背上来练习,也有一首儿歌“称一称有多重”,如果很轻的话“哎呀呀,像小虫”,如果很重的话“哎呀呀,像大熊”,让两个小朋友之间互相称一称,互相纠正体会这个重量。后来我又发明了一个学弓器,手指搁在弓的上面有相应的位置,天然合理,一摆就是正确的姿势。三四岁的小孩一拿一摆就对了,这种东西都是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。我的很多灵感来源于对孙子的教育,我现在有两个小孙子三四岁,我已经开始让他们玩小提琴,有一件事让我体会很深,他们俩不爱吃黄瓜。你跟他们说这个有什么营养你要好好吃,根本没用。结果我爱人说,我跟你们玩一个游戏叫黄瓜蘸酱1、2,没有了。他们觉得是变戏法,把一盘黄瓜全吃光了。我就在想,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音乐教育变得很好玩,于是我后来在教学中也用做游戏的方式,小孩拉琴连站都站不住,我就让他们一个一个来,下面的孩子给纠正:脚站稳,稳了吗?大家说稳了。琴加高,高了吗?高了。弓摆正。音找准,准了吗?准了。有点像吉祥三宝的感觉,唱的时候有一个呼应,小孩就很高兴了。等他们拉完两遍也就两三分钟,下来可以玩别的。我们要懂得幼儿心理学,三四岁的小孩精神高度集中只有五分钟,不可能超过,你必须在五分钟里面把他该注意的事情都讲完了,过了五分钟立刻放松干别的。我就让他们唱、听、欣赏,坐在那儿听老师拉得很好听或者唱,唱是对他主动的音准,让他打拍子控制节奏,这样的话他不会累。他一会拉一会唱,我们还跳舞,还演戏,很多事情,他们上课的时候团团转。有太多的办法,都讲不完。

主持人:您的教学方法跟我们印象当中比较枯燥的音乐班确实不太一样。

赵薇:小孩不爱拉琴,你没有符合客观实际,客观实际这个孩子在这么大的时候,他的注意力集中就这么点儿,他所感兴趣是那样的东西。你没找到,没吸引他,那是当老师的责任,你应该自我反省。我经常觉得小孩对我是一种挑战。

主持人:这么多学生中肯定有些孩子不喜欢练琴,觉得枯燥,碰到这样的孩子您怎么对付他?

赵薇:一个是对音乐本身他不喜欢,他可能更喜欢跳舞或者更喜欢下棋,这个没有关系。学习音乐也是开发他的智力和情商,音乐就是一种载体。我教的小孩里面没有不喜欢音乐的,他们来看了一次之后就吵着要上课,跟妈妈说下星期还要去,是他自己吵着要学,不是家长逼着学的。可能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,学什么都不感兴趣。四岁到五岁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,这个转折期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转化,一开始小孩坐不住,眼睛看外面,你跟他什么都听不进去。这个就很符合他的实际情况,他的生理特点。这个东西本来就应该我们去附和他,去琢磨他。另外还有一个问题,练琴也是一种意志力的训练,也就是一种非智力品格。注意力集中,坚持做一件事情,对待挫折的能力,战胜困难的决心、勇气和办法,这个绝对是我们应该教他的。我的教学法我自己给它起名“快乐教学法”,快乐的含义不是说纵容他哄着他让他玩,快乐的含义包含荣誉感、上进心,通过他的努力得到了成功以后那种成就感。我管这个叫寻宝、探宝、得宝的快乐,寻找宝贝通过一定的努力得到了,他那种快乐那种滋味特别好。一个人一生就是要在这样快乐克服困难的过程当中成长的。

      我在培养他们快乐时所用的办法,首先是爱音乐,培养他们的兴趣。同时让他有一个好的品格,这个品格最主要的就是爱心,对人的爱心,对美好的东西、对艺术的爱。我的那些学生互相之间都是好朋友,而且像一个大家庭一样。我们学校老师很能体会,他们关系特别好,在一起互相帮助,像一个大家庭一样。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,人和人之间一种很正常的和谐关系,这个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动力,是学习的动力。另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,没有这个他们学不会,当然也不可能获得快乐。我最近出的这本书,今天刚拿到的《小提琴基本功口 诀60条》,不是纯粹讲应该怎么样,怎么样是对的,重要的怎样才能把它做对,就像医生发现人家有病太容易了,但开好药方治好病就没那么容易,音不准都能看出来,但纠音就很难。我这本书是讲如何做到基本功,贯彻教学方法,通过学习学到不是学琴本身学会拉琴,更重要的是学到一种学习方法。

      如果从小养成每天做好必要事情的毅力,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和计划性,养成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精神,能用同样的时间比别人多做一件事,那么他的聪明就已被大大激发出来,他的情商、智商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,从小敢于迎着困难战,有战胜困难的办法,以后一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是胜利者,都能得到成功和幸福,这一点是比教或学会拉小提琴本身还要重要的事情,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。小提琴只是一种载体,通过这个载体使得他得到全面的发展,我从来不认为那些只有当提琴家的学生是我的骄傲。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成就的孩子都是我的骄傲。

 

Joomla网站开发:Joomla建站